09.28 / 2023
164
EMP2023年度毕业合影
EMP,作为中国首个专业化公益管理教育项目,已开办17 期,即将迎来第 18 期新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怀着助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目标来到学院,几年来往奔波,即使面对因疫情导致的线下教学活动无法正???、海外实践课暂时停滞等重重?;?,同学们依然坚守学习,在实践中践行所学公益知识,不断创新公益项目,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添砖加瓦。
“这三年,是我最快的成长期?!?strong>EMP13期、监利市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创始人万飞分享道:“自进了学院,我第一次在央视直播,筹到了第一笔100万;首次收到电影导演的致谢视频,所写倡导文章的点击量突破7亿;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中被评为最美志愿者?!?/span>
优秀毕业生、EMP13期、监利市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创始人万飞发表毕业感言
寒来暑往的学习实践中,EMP同学在各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在全国两会上、在中华慈善奖、中国慈善榜、中国公益年会以及各类慈善盛典上,都能看到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同学们的身影。在本届“中华慈善奖”设置的“慈善楷?!薄按壬葡钅亢痛壬菩磐小薄熬柙笠怠焙汀熬柙鋈恕彼睦嘟毕钌暇裆嫌忻?。(喜报连连|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校友及机构在各奖项中摘得荣誉)
EMP毕业生们作为公益慈善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即将再次投入推动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在毕业礼典礼上致辞,希望同学们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今后公益实践和创新创业的基本准则,尤其要在未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社会议题:
一是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发展之路。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作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同学,要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倡导者和引领者,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二是ESG促进高质量发展。目前,ESG已经成为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再到公司治理不同层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商业逻辑和社会逻辑结合的思维与实践,希望同学们持续关注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评估,从中提炼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成熟水平的要素和方法,并且大有作为。
三是技术提升公益效能。公益慈善的网络化、数据化、信息化便捷了公益慈善参与途径,提升了公益慈善组织的能力和影响力,为公益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学们要怀着包容、开放、共享的理念,与政府、企业、公益伙伴、学术机构等相关主体一起,建设人工智能公益领域的协同机制,促进公益应用场景探讨与交流,推动人工智能公益项目的推广和落地。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公益教育在中国是新生事物,每一件事都需要创新。在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对慈善工作指示的基础上,办符合中国特色的公益学院,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和慈善公益现状,又要接轨国际公益慈善的先进理念和前沿趋势,对此,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从未停止探索。
EMP作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首个公益管理教育项目,也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化公益管理教育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体系也与时俱进,进行了多次迭代和升级,目的是让学院培养人才的方向,符合时代的需求。
在最新的EMP课表中,已融入可持续发展与公益金融、公益创业原理与实践、ESG实践与前沿探索、公益创投、公益与商业等相关课程。学院希望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最佳实践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感受到公益的创新和发展,鼓励同学们开展公益创新创业实践。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慈展会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中,我担任总指挥,为全国公益慈善机构、公益达人服务,这其中应用到很多在学院学习到的实际操作技巧和管理方法?!?strong>EMP12期、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秘书长陈纪森称,在学院学到的不仅仅是公益技术,更多的是公益思想和思维。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EMP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行动计划",作为学院教学的一大特色,始终贯穿在EMP整个学习过程中,又以成果的形式进行展现。EMP11-14期共计组建53个行动计划小组,不仅涉及助残、养老等传统慈善领域,还涉及教育、文化倡导、环境?;?、医疗健康等现代大慈善领域;在社会创新、影响力投资等慈善前沿领域,同学们也进行积极地探索。
“行动计划”通过发掘公益慈善行业及社会需要,制定引领公益慈善发展的目标和策略,集中体现了同学们对社会问题敏锐的洞察、深刻的思考和创新的路径,通过规划、实施和梳理公益项目,使得个人或团队的公益兴趣和想法落地生根。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唐昊展示行动计划成果
“在这里学习会让人上瘾,会不断刷新你对公益的认知边界,也会从他人看问题的角度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甚至对你多年的公益实践产生颠覆性的反思?!?strong>EMP11期、深圳市华唱原创音乐基金会理事长蒋智在分享就读EMP感受时称,在学院这个大家庭里,有创新多元整合的学习资源,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有亦师亦友的教学团队,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 “这里最吸引我的是,始终有一种向善的力量,每一个人似乎都带着使命而来,我们彼此激励,互相进步,不断前进”。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面对一个全然未知的新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怀与愿景,更需要对现实世界的底层思考、理解、与把握。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一群人的同频共振,能量远远大于一个个体?!?/span>EMP14期、广州怀士堂股份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赵禹衡表示,无论在哪个领域、用什么样的方式努力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总会需要一些光支撑与指引我们。“与我而言,伙伴的力量、认知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光源。”
“学院这一段经历给我们的公益生涯留下宝贵的财富。”EMP5期、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肖兴萍回忆道:“在我最困惑的时候,走进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在学院的学习让我觉得做起事情来逻辑清晰?!弊魑钲诠使嫜г航艹鲂S汛?,肖兴萍颇为感慨:CGPI是公益人的学院,是公益行业的共建家园,所有校友及伙伴的支持将成为学院发展历程中弥足珍贵的回忆和动力,在这个神奇的平台,让我们体会到,公益不仅要当一份职业来做,更要当成一份事业?!?strong>在学院的一小步,成就你公益人生的一大步。”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同学们从学院毕业,但你们要时刻记得,学院是同学们永远的家。”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严骏深情地说道,校友是学院乃至整个行业的宝贵资产。“深益家”是学院重点打造的校友与合作发展平台,是学院校友和伙伴们的共同家园。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遍及全国的校友所构成的网络,会为同学们提供持续的支持。学院鼓励校友以“深思、深耕、深爱”的知行合益精神,推动建设“深益家+校友合作品牌”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毕业是新的开始,明天你们将以更充实的头脑和更宽广的视野迈向更广阔的天地?!?strong>严骏院长寄语毕业生们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然而我们无所畏惧,心向远方,这是今天的主题,也是我们弘益致远的精神之所在。希望我们共同参与搭建中国和世界公益慈善交流的桥梁,继续秉承蹄疾步稳的心态,携手共进,凝聚成一股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公益慈善力量,带着公益慈善领域的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舞台。